親子共讀技巧—用繪本教導「噴火龍」、「大喊包」調節情緒、面對困難

幼兒早在1-3歲便有快樂、傷心、驚慌、討厭、生氣、驚奇等基本情緒;踏入4-5歲的階段,複雜情緒如妒忌、內疚、委屈等會逐漸出現,家長可以怎樣引導孩子學習控制及調節情緒呢?原來繪本正好是收藏了這些方法的珍貴寶庫!「PaMa Kids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在此跟大家分享如何透過親子共讀繪本,讓幼兒輕鬆學習情緒詞彙、練習思考及表達情緒。

共讀素材——選孩子喜歡的繪本 「三隻小豬」故事也能學習情緒

「選書」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揀選孩子與自己也喜歡的繪本。父母不必刻意選擇與特定情緒,如生氣、害怕等相關的主題來向孩子說教,這反而會讓敏感的孩子覺得反感。

即使一個普通如「三隻小豬」的故事,情節裡也包含不少情緒相關的素材,例如當大灰狼吹倒豬大哥的稻草屋時,豬大哥的情緒當然是「害怕」;而豬弟弟蓋了一座堅固的石頭房子,最終保護了兩個哥哥,他的情緒可能是「自豪」。

共讀時機——挑選適當時間 心平氣和說故事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Dr. John Gottman指出,孩子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的時候,是家長教導情緒的好時機;但當孩子情緒波動的時候,若急於利用繪本訓示孩子,卻可能會弄巧反拙。

因此最適合以繪本進行情緒教育的時機,便是每日睡前的故事時間。當孩子情緒平穩,他們會更容易以第三身的角度,為故事裡的人物分析引發情緒的原因,以及發掘解決問題的多元可能,為孩子作好準備,避免他們日後因為面對無法處理的困難而情緒爆發。

共讀技巧——3個提昇孩子情緒意覺的共讀技巧:「視角」、「聯繫」、「延伸」

孩子從繪本情節中認識情緒,就能為情緒調節作好準備。讓我們繼續以「三隻小豬」的故事來做個簡單說明。

技巧1:運用「視角」認識不同的情緒感受和原因

在學前發展的階段,幼兒會較為自我中心,以為每個人的想法都與他們一樣。而繪本故事由不同的人物和經歷所組成,只要在故事人物身上放上情緒「視角」,就能讓孩子認識到不同的情緒感受及引發情緒的事件,培養同理心。

例如當大灰狼吹倒豬大哥的稻草屋,家長可以透過以下問題,來提升孩子的情緒意覺:

  1. 「情緒表徵」— 請孩子描述豬大哥的表情,如張大咀巴、全身顫抖、冒汗等。
  2. 「命名情緒」— 請孩子為情緒命名:「你認為豬大哥的心情是怎樣?是擔心?害怕?緊張?」
  3. 「引發事件」— 請孩子猜想引發情緒的事件及原因,如豬大哥很害怕,因為大灰狼把豬大哥的房子整個吹走了,並準備吃掉他。

情緒意覺的提升是學習情緒管理的第一步。以上的提問不但有助孩子留意到情緒出現時的身體變化,同時亦讓孩子意識到情緒與事件的關聯。

技巧2:將情緒與事件「聯繫」日常生活

家長可以將故事中人物情緒與事件,聯繫至日常生活經驗當中。

例如大灰狼推倒豬二哥的木屋,兩位豬哥哥出現「害怕」的情緒,家長可以透過以下的分享和提問,提升孩子對該情緒的掌握:

  1. 「分享示範」— 家長分享「害怕」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2. 「引導表達」— 引導孩子表達,例如:「你害怕時會像豬二哥那樣發抖嗎?情況是怎樣的?」「發生什麼事會令你害怕?」「上一次你感到害怕是因為……」

透過自身分享及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和叙述事件,有助孩子掌握生活經驗及了解自己的情緒。

技巧3:把故事情節「延伸」至孩子可能面對的問題或困難

透過繪本故事預先讓幼兒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能減低幼兒將來面對突發事件時產生的負面情緒反應。

例如當大灰狼要從煙囪爬進來把小豬吃掉,家長可以透過以下的方法,教導孩子調節情緒及解決問題。

  1. 「調節情緒」— 請孩子在三隻小豬感到害怕時,一起放鬆心情,如陪伴小豬深呼吸、飲水、數1至10。
  2. 「解決問題」— 請孩子想方法幫助三隻小豬,思考當他們遇到危險時有什麼解決方法;引伸至如迷路、被陌生人捉走時,孩子可以怎樣處理。

與孩子共同預視將來可能面對的困難,一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提升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習調節情緒。

「PaMa Kids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最新推出「情緒量度計及情緒貼」,可以讓親子一起認識不同的情緒詞彙,分辨情緒的正負面和強弱程度,歡迎大家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免費下載。

想知道更多有關情緒遊戲卡的資訊,請立即讚好及追蹤「PaMa Kids」的Facebook專頁吧!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社工王惠琳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