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覺得小孩不對時,該如何溝通?

為人父母,在與小朋友溝通的問題上,有時候會感到不知所措。父母有感很多情況都曾敎導過小朋友,為什麼他好像不懂做;有時好言相勸,但小朋友卻不領情,愛理不理⋯ ⋯ 家長也會徘徊在生氣和擔心之間,既擔心小朋友不懂世事,但他們不懂人情世故的態度又領令家長十分氣憤。要舒緩這個緊張的關係,也許我們可以先瞭解兒童成長發展過程,再配合一些溝通技巧,來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親子溝通中最重要的是積極聆聽技巧。積極聆聽並不是只聽孩子的説話,而是在溝通過程中,對小孩的面部表情及肢體表達也要留意。家長也要運用同理心,去暸解孩子説話內容的真正意思。究竟什麼是同理心呢?簡單來說身同感受。怎樣才可以身同感受呢?對於父母來說,這已是煩惱的話題。

也許我們可先了解一些兒童成長的過程,才可以代入小朋友孩的感受。例如,很多父母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不肯和其他小朋友玩,這個情況,我們要看看小朋友的歲數,如只是兩歲,那就不用太擔心,因我們要理解,小朋友在兩歲左右,縱然會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但還是各自各玩的。有些父母也覺得,兩歲的小朋友老是説「不」。其實,小朋友在三歲左右,大約只有五成的説話是令人聽得懂,直到四歲,他們才可有較全面的表達能力,所以,較小年紀的,因未能全面表達自己的意思,如發覺不合自己心意而又想顯示自主權,便會說’不’。在處理這個情況時可試試以下方法:

  1. 我們可儘量給他選擇,如在吃飯時,可問「先吃飯,還是先吃菜呢?」

2. 避免過于複雜指令,尤其在小朋友疲倦或飢餓的時侯。

3. 如小朋友真的無理取鬧, 不須要大聲責罵, 可跟他說:「媽媽明白你想告訴我一些東西,你是杏想 ⋯ ⋯ 」運用同理心, 看看他的需要甚麼。

4. 定立一些簡單的規矩,因小朋交並未可消化太長和太複雜的解釋。例如「吃過午飯後, 才可吃糖果」。

5. 儘量鼓勵正面的行為,如小朋友在餐廳跑跳不能坐下來,家長可輕輕拖走帶他回枱邊,告訴他這樣做會有危險。當他一坐好,便要讚賞他懂得明白。家長也要準備一些活動如看書及畫畫給小明友消磨一下。

積極的溝通,會讓孩子感受愛和關懷, 孩子在溝通的過程中,也可模倣溝通的模式去和別人溝通和了解別人需要。所以, 當家長覺得小朋友做得不對時,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機會。

家長可不加偏見說出所見的行為,例如:「媽媽看見你的手打了小朋友的手臂一下」,然後說出家長自己感受:「媽媽不希望你打別人,因我担心別人會痛和受傷」,再說出期望或方法:「有時生氣時,你可告訴媽媽」。

至於道歉,家長可先行跟被打的小朋友說聲抱歉,以作榜樣,然後教導小朋友:「人人也會犯錯,當我們做錯了,我們可勇于承認和再學好,別人也會感受得到」,然後再看看小朋友是否想跟別人賠過不是,問小朋友想獨自去還是想媽媽伴隨在後。這樣,小朋友會感到你的支持,在往後的日子,也會因你的支持、體諒」引導和明白而可茁壯成長。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