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實用小錦囊 解決0-2歲幼兒哭鬧問題

很多父母都最怕幼兒不停哭鬧,往往「出盡法寶」都無法令幼兒平伏下來。其實「事出必有因」,幼兒一般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父母應好好了解他們哭鬧背後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在此,我們為大家介紹4個實用的小錦囊,幫助父母應對0-2歲幼兒不停哭鬧的情況。

錦囊一:關顧生理需要 安撫不安情緒

初生的幼兒因其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往往未能清晰表達個人的需要,只能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生理需要或情緒不安。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睡眠不足、肚子餓、口渴、尿布濕了、太冷太熱、身體不適等;不安情緒則可能是來自外來環境的刺激,例如環境太嘈吵、有太多陌生人或是感到孤單。

如遇上幼兒哭過不停,父母可以先檢查一下幼兒的基本生理需要,例如是否需要飲奶、換尿布;如果是有肚風,可以嘗試垂直抱著幼兒,讓他伏在你的肩膀和胸膛上,輕輕地掃背或踱步。經過不斷試驗之後,父母漸漸就能從經驗中得知如何分辨幼兒不同的啼哭聲代表有甚麼需要。當然,如懷疑是生病了,最好是先看醫生。

如果是情緒不安,則可以走近讓他見到你,輕聲地向他說話,並輕輕地撫摸、搖、拍或抱他,播放輕柔的音樂和用柔軟的布匹把他裹緊,讓他產生安全感。

錦囊二:協助適應陌生環境 切勿操之過急

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脾性,有些幼兒對新事物較為敏感,對環境轉變的適應較慢,因此陌生的環境亦容易觸發幼兒的不安情緒,令他不停哭鬧。一些對成人習以為常的環境,如酒樓或商店,對幼兒都是新的體驗,幼兒需要透過累積這些新體驗,來培養其適應能力。

此時,家長切勿操之過急,應因應幼兒的性格,耐心地協助他們適應陌生的環境。相反地,如果幼兒的不安沒有被適當處理,往往會引發其焦慮的情緒,甚至對新事物與及陌生環境感到退縮,對幼兒的性格發展產生深遠而不良的影響。

錦囊三:勿頻密更換照顧者 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雙職父母忙於工作,將幼兒託付給家人及傭人照顧變得越來越普遍。可是,妥善的幼兒照顧並不是單單為他們安排日常起居飲食,更重要的是照顧者與幼兒透過長時間來建立充滿愛與關懷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若果頻密地更換照顧者,而當不同照顧者有各自的照顧方式及日常生活安排,幼兒或會感到難以適應,亦將難以與照顧者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若幼兒長期缺乏安全感及充滿焦慮情緒,便會透過哭鬧來表達,長遠影響身心發展。

除了避免頻密地更換幼兒照顧者,父母平日在幼兒安靜的時候,亦可多與他作身體接觸、玩耍和溝通,讓他學會在安靜的時候就會得到足夠的關注,從而得到安全感,並同時增進親子感情。

錦囊四:正視自身負面情緒 宜多與身邊人傾訴

如父母因幼兒不停哭鬧而導致情緒繃緊,可以先找人暫時看管孩子,或把孩子放在安全的地方如嬰兒床,然後慢慢讓自己冷靜下來,別因為未能照顧好幼兒而責怪自己。其實只要確定幼兒沒有即時危險,可以先讓他哭,待自己心情平伏過後再嘗試處理。平日亦可多與家人或與有育兒經驗的朋友傾談和分享,互相學習處理幼兒哭鬧問題的方法,有需要時亦可以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

總括而言,幼兒哭鬧時父母可先從生理需要的方向著手,若果問題持續,則可能是因為他們面對陌生環境或照顧者的轉變而感到不安,父母需要花更多心思和時間去為他們建立安全感。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

Close Menu